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;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
是故智者之虑,必杂于利害。杂于利,而务可信也;杂于害,而患可解也。是故屈诸侯者以害,役诸侯者以业,趋诸侯者以利。故用兵之法,无恃其不来,恃吾有以待也;无恃其不攻,恃吾有所不可攻也。
是故智者之虑,必杂于利害:曹操曰:“在利思害,在害思利,当难行权也。”张预曰:“智者虑事,虽处利地,必思所以害;虽处害地,必思所以利。此亦通变之谓也。”刘寅曰:“是故智者之虑事必杂于利与害,谓见利必虑其所害,遇害必虑其所利。此亦变通之道也。”郭化若说:“指聪明将帅的思考。看问题不应只看到有利方面,而不考虑有害方面;也不应只看到困难方面,而不看到有利因素。就是说要兼顾到利、害两方面。”刘庆说:“《孙子兵法》认识到战争领域充满着许多矛盾对立的现象,如力量的强弱、人数的众寡、将帅的贤愚、军队的治乱、士卒的勇怯、兵力的专分、人员的劳逸、处境的安危、战势的奇正、战法的攻守、道路的迂直、条件的利害等。在此基础上,它提出了对待利害这类矛盾的两条基本原则,第一,权衡利害,双向思考。研究战争现象不能只顾及一点,只看到一面,而要‘在利思害,在害思利’(曹操注《孙子》),兼顾到利害两个方面。和平时期要抓紧战备,‘无恃其不来,恃吾有以待也’(《九变篇》);胜利之际不要忘乎所以,‘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,命曰费留’(《火攻篇》);困难之际要充分认识到事物的有利因素,对来势汹汹的强大之敌,要看到其饥疲劳困等不利因素;双方争夺致胜条件时要看到‘军争为利,军争为危’(《军争篇》);防御部署时要考虑到‘备前则后寡,备后则前寡,备左则右寡,备右则左寡,无所不备,则无所不寡’(《虚实篇》)。认识到战争的方方面面,才能抓住矛盾的主导方面,进行正确的处置。第二,要善于化害为利。‘杂于利而务可信也,杂于害而患可解也。’(《九变篇》)看到利的方面就可以增强信心,增强抗敌的斗志;看到有害的方面就能够对祸患和困难预有准备,可以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,创造矛盾转化的必要条件,促使形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。”杂,掺杂,这里是兼顾的意思。
杂于利,而务可信也:意谓在不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利的一面,作战目的才可达到。曹操曰:“计敌不能依五地为我害,所务可信也。”杜牧曰:“言我欲取利于敌人,不可但见取敌人之利,先须以敌人害我之事参杂而计量之,然后我所务之利,乃可申行也。”务,事情,事物,这里指作战目的。信,通“伸”,伸展,达到。
杂于害,而患可解也:意谓在有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害的一面,祸患才可解除。曹操曰:“既参于利,则亦计于害,虽有患可解也。”杜牧曰:“我欲解敌人之患,不可但见敌能害我之事,亦须先以我能取敌人之利,参杂而计量之,然后有患乃可解释也。故上文云‘智者之虑,必杂于利害’也。譬如敌人围我,我若但知突围而去,志必懈怠,即必为追击;未若励士奋击,因战胜之利以解围也。举一可知也。”陈启天曰:“谓参酌于害之一方而沉思之,然后其事之患害,乃可预为解免也。凡事之利害,本多相杂者。利之所在,害即随之,故虑事定计,能一面思利而力图之,又一面思患而预防之,则应变之道尽矣。虑必杂于利害,然后乃能深明利害之道,以应变制敌焉。”
屈诸侯者以害:意谓用一些有害于诸侯的事情施加压力使其屈服。曹操曰:“害其所恶也。”杜牧曰:“言敌人苟有其所恶之事,我能乘而害之,不失其机,则能屈敌也。”贾林曰:“为害之计,理非一途,或诱其贤智,令彼无臣;或遗以奸人,破其政令;或为巧诈,间其君臣;或遗工巧,使其人疲财耗;或馈淫乐,变其风俗;或与美人,惑乱其心。此数事,若能潜运阴谋,密行不泄,皆能害人,使之屈折也。”
役诸侯者以业:意谓用一些事情驱使诸侯为我所用。曹操曰:“业,事也。使其烦劳,若彼入我出,彼出我入也。”张预曰:“以事劳之,使不得休。或曰:压之以富强之业,则可役使。若晋、楚国强,郑人以牺牲玉帛奔走以事之是也。”役,役使。业,事情。
趋诸侯者以利:意谓用一些小利诱惑诸侯使其被动奔走。曹操曰:“令自来也。”杜牧曰:“言以利诱之,使自来至我也,堕吾画中。”趋,奔走。
恃吾有以待也:梅尧臣曰:“所恃者,不懈也。”
无恃其不攻,恃吾有所不可攻也:曹操曰:“安不忘危,常设备也。”何氏曰:“《吴略》曰:‘君子当安平之世,刀剑不离身。’古诸侯相见,兵卫不彻警,盖虽有文事,必有武备,况守边固圉,交刃之际欤?凡兵所以胜者,谓击其空虚,袭其懈怠;苟严整终事,则敌人不至。《传》曰:‘不备不虞,不可以师。’昔晋人御秦,深垒固军以待之,秦师不能久。楚为陈,而吴人至,见有备而返。程不识将屯,正部曲行伍营陈,击刁斗,吏治军簿,虏不得犯。朱然为军师,虽世无事,每朝夕严鼓兵,在营者咸行装就队,使敌不知所备,故出辄有功。是谓能外御其侮者乎!常能居安思危,在治思乱,戒之于无形,防之于未然,斯善之善者也。其次莫如险其走集,明其伍候,慎固其封守,缮完其沟隍,或多调军食,或益修战械。故曰:物不素具,不可以应卒。又曰:惟事事乃其有备,有备无患。常使彼劳我佚,彼老我壮,亦可谓‘先人有夺人之心’、‘不战而屈人之师’也。若夫莒以恃陋而溃,齐以狎敌而歼,虢以易晋而亡,鲁以果邾而败,莫敖小罗而无次,吴子入巢而自轻,斯皆可以作鉴也。故吾有以待、吾有所不可攻者,能豫备之之谓也。”赵本学曰:“备而且理,惟深思利害者能知之,盖怯防勇战,用兵之道也。必斥堠常谨,堡栅常固,行阵常整,法度常申,器械常利,车马常调,视未战如将战,视既战如未战,不以敌去而侮,惧有佯退之理;不以胜敌而骄,惧有必报之心。戒酒省眠,养气寡欲,忍寒耐暑,服劳分苦。虽经年积月之后,无异于始集之时;虽暴雨严霜之夜,无间于风高马嘶之辰。一心周流乎万里之外,监戒不离于几席之前。如此则常有所恃,万无可攻,仓卒意外之变,何为而起耶?苟无自固之本而偷或然之安,则虽极其思虑之精,亦无益于智也。此用兵之要语,学者其可不永言耶?”陈启天曰:“当战斗时,吾有以待,吾有所不可攻,是敌无利可趋也。何患其来攻乎?如其贸然来攻,吾亦能以实力害之矣。《形篇》所谓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,与此所言义虽相通,然此着重战斗时之实际措置而言,《形篇》则着重未战前之国防准备而言,此须稍加分辨者。”吴如嵩说:“孙子在这里用了四个‘恃’字,‘恃’是依恃。依恃什么,依恃的就是强大的实力,就是充分的准备。有了这样的‘恃’,才能有恃无恐。孙子说,不要依恃敌人不来,不要依恃敌人不攻,如果寄希望于敌人的仁慈和善良,而自己毫无战备,毫无实力,那就是机会主义,那就会像卫懿公那样因为好鹤,战备松弛,而亡国破家。”
所以聪明人考虑问题,一定会兼顾有利与有害两方面。在不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利的一面,作战目的才可达到;在有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害的一面,祸患才可解除。所以用一些有害于诸侯的事情施加压力使其屈服,用一些事情驱使诸侯使其为我所用,用一些小利诱惑诸侯使其被动奔走。所以用兵打仗的法则是,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攻打,而要寄希望于我方的不懈备战;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进攻,而要寄希望于我方实力强大敌人无法进攻。
故将有五危:必死,可杀也;必生,可虏也;忿速,可侮也;廉洁,可辱也;爱民,可烦也。凡此五者,将之过也,用兵之灾也。覆军杀将,必以五危,不可不察也。
故将有五危:郭化若说:“五种将帅性格上的缺陷。”
必死,可杀也:意谓对一味拼死的敌将,可施计杀死他。曹操曰:“勇而无虑,必欲死斗,不可曲挠,可以奇伏中之。”杜牧曰:“将愚而勇者,患也。黄石公曰:‘勇者好行其志,愚者不顾其死。’《吴子》曰:‘凡人之论将,常观于勇;勇之于将,乃数分之一耳。夫勇者必轻合,轻合而不知利,未可将也。’”张预曰:“勇而无谋,必欲死斗,不可与力争,当以奇伏诱致而杀之。故《司马法》曰:‘上死不胜。’言将无策略,止能以死先士卒,则不胜也。”赵本学曰:“言不避险易强弱之势,不计众寡胜败之情,但欲轻生决战,以图侥幸,此其人必无他谋,姑出穷计者耳。若据高坚陈,制其冒突而设伏布奇以杀之,诚不难也。”
必生,可虏也:意谓对贪生怕死的敌将,可设法俘虏他。曹操曰:“见利畏怯不进也。”张预曰:“临陈畏怯,必欲生返,当鼓噪乘之,可以虏也。晋楚相攻,晋将赵婴齐,令其徒先具舟于河,欲败而先济是也。”赵本学曰:“依恋城堡不敢深入,临阵退缩过自防卫。此其人柔怯无勇,军威不震,遇敌奋击兵败自降。”
- 马术教练证书怎么考?[图]
- 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是干什么[图]
-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如何?[图]
- 「职场技能」全民Python热背后的求职焦虑[图]
- 统计师考试科目[图]
- 太原夜总会招聘,太原名仕汇娱乐会所招聘商务助理[图]
- 悲伤失望的朋友圈文案80句[图]
- 冬笋的营养价值[图]
- 猪肉的营养价值[图]
- 石榴叶如何鉴别和保存?[图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