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解除了中央的威胁和地方势力的反对后,杨坚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了北周政权。
杨坚的成功让长安的五位王爷坐卧不安。他们走了着险棋,在赵王府摆下鸿门宴邀请杨坚参加。五位王爷的面子杨坚还是要给的,加上杨坚也想看看五个人想做什么,所以就去赵王府赴宴了。赵王在府里埋伏了甲士准备取杨坚的性命,杨坚自己进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。甲士还没出动,杨坚的随从元胄就有所察觉拉着杨坚找了个借口跑出来。赵王阴谋暴露,杨坚以谋反罪杀掉了主谋的赵王宇文招、越王宇文盛。
经过这次未遂暗杀,杨坚加强了对政权的控制,抓紧篡位的准备工作。
三
大象二年(580年)九月,宇文阐下诏说褒奖“假黄钺、使持节、左大丞相、都督内外诸军事、上柱国、大冢宰、隋国公”杨坚道高雅俗,德协幽显,运帷帐之谋,行两观之诛,扫万里之外,对朝廷功勋卓著。诏书罢免了左、右丞相的官制,任命杨坚为唯一的大丞相。十月,宇文阐又追封杨坚的曾祖父杨烈为柱国、太保、都督徐兖等十州诸军事、徐州刺史、隋国公,上谥号“康”;追封杨坚祖父杨祯为柱国、太傅、都督陕蒲等十三州诸军事、同州刺史、隋国公,上谥号“献”;追封杨忠为上柱国、太师、大冢宰、都督冀定等十三州诸军事、雍州牧。在完成对杨氏家族的世系追封后,杨坚同月诛杀陈王宇文纯,第二月诛杀代王宇文达、滕王宇文逌。
十二月,北周晋封杨坚的公爵为王爵,位在诸侯王上。隋王杨坚可以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,赞拜不名;朝廷备九锡之礼,赐予杨坚玺绂、远游冠、相国印、绿綟绶。北周以中原各州二十郡为隋国,隋国置丞相等上下官员。杨坚一再推让,以各种理由拒绝接受。于是,朝野掀起庞大的对杨坚的歌颂浪潮,恭请隋王接受恩赏。最后杨坚不得不接受王位,但他只要了中原的十个郡作为封地。之后,北周下诏晋封杨氏各位先祖为王爵,各位夫人封为王妃。
杨坚在通往皇位的赛跑中开始冲刺。现在,连傻子都知道杨坚即将登基称帝了。
北魏的汉化改革虽然促进了民族融合。但是在政治领域,鲜卑等少数民族掌握着实权。北魏、北齐和北周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,上层贵族排斥汉人,热衷于黄河流域的鲜卑化与胡化。杨家就因为从政有功被赐胡姓普六茹,杨坚之前一直被称为普六茹坚。杨坚上台后立即恢复了自己的汉姓。大定元年(581年)二月杨坚又下令:“以前赐姓,皆复其旧。”杨坚开始毫不手软地对付反叛旧臣和豪强大吏,清理少数民族贵族队伍。他罢黜了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,即便有些人对杨家有着这样那样的功绩;提拔有真才实干的人辅佐自己管理国家政务。这不仅遏止了半个多世纪的鲜卑化趋势,而且也意味着长期处于政治劣势的汉族人能够真正进入政坛。汉族人士自然支持杨坚的执政。
同月,杨坚接受了九锡之礼。不几日,宇文阐又下诏允许杨坚佩带有十二旒的帝冕,建天子旌旗;出警入跸,乘金根车,驾六马,备五时副车,置旄头云罕。隋王王妃为王后,世子为太子。这一次杨坚在推让了三次后平稳地接受了。宇文阐又马上下诏,承认周德将尽,天命从宇文家转移到了杨家,自己要依汉魏故事,禅位给杨坚。杨坚依然是再三退让。宇文阐先后派遣太傅、上柱国、杞国公、大宗伯、大将军、金城公等高官贵族敦请杨坚接受帝位。朝廷百官也纷纷劝进,恭请杨坚顺应上天和百姓,登基称帝。杨坚这才点头同意受禅。
杨坚于是在人们的簇拥下,从相国府穿着平常的衣服入宫。在临光殿,宇文阐恭敬地将皇位禅让给杨坚,杨坚更衣即皇帝位。同时,朝廷在长安南郊设祭坛,杨坚派遣太傅、上柱国、邓公窦炽柴燎告天。意思是告诉上天,杨坚做了地上的皇帝。同日,杨坚上告太庙;大赦天下;改年号“大定”为“开皇”;变更北周官制,恢复汉魏时期的汉族旧官制。《隋书》记载禅让当天,京师长安出现了祥云。整个禅让过程和之后的宣示让长安城忙碌了一天。
这时的杨坚刚40岁。因为杨家的爵位是隋王,因此杨坚依惯例将新王朝定名为“隋”。都城是汉族旧都长安城。
退位的宇文阐还是个年仅9岁的小孩子。杨坚封宇文阐为介国公,食邑五千户,待之以隋朝宾客之礼。介国公的旌旗、车服、礼乐,一应照旧,按照他在位时期的标准配给。宇文阐上书可以不称表,答表可以不称诏。北周的诸王也都降封为公爵。
三个月后,介国公就死了。《隋书》对这位小逊帝退位后的生活只记载了两句话:“辛丑,陈散骑常侍韦鼎、兼通直散骑常侍王瑳来聘于周,至而上已受禅,致之介国。”“辛未,介国公薨,上举哀于朝堂,以其族人洛嗣焉。”前一句话透露了介国公的死因。南陈事先不知道北周禅让的确切时间,派遣散骑常侍韦鼎、兼通直散骑常侍王瑳两个人出使北周。两位使节到达长安的时候,北周已经不存在了,隋朝刚刚建立。韦鼎和王瑳两个人都是死脑筋,觉得自己是向北周出使的,现在也理当去见介国公。于是这两个人就去拜见宇文阐,当做完成使命。宇文阐只是个9岁的孩子,哪知道其中的奥妙所在,接见了南陈皇帝派来的使团。杨坚必定对这件事极为震怒。没几天宇文阐就死在家里了,享年9岁。杨坚在朝堂上为宇文阐举哀。因为宇文阐没有子嗣,隋朝在宇文家族后人中找人延续了宇文阐这一脉。
我们对照《周书》对宇文阐最后生活的描述,可以发现一些微妙的内容。《周书》中说宇文阐当介国公的食邑是一万户,但是一切待遇“有其文,事竟不行”。意思说介国公空有爵位,实际上隋朝并没有给予他相应的待遇。“隋开皇元年五月壬申,帝崩,时年九岁,隋志也。”在这句话中,《周书》记载了介国公的死,基本史实与《隋书》一样。但最后加了个小尾巴“隋志也”。意思是说,这是隋朝官方的说法,《周书》没有做考证,也不敢对真实情况进行调查。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介国公宇文阐是被自己的外公杨坚杀死的。
宇文阐被隋朝追谥为静皇帝,葬在恭陵。(巧合的是,杨坚是从宇文氏手中夺取的帝位,其子隋炀帝杨广却又是命丧宇文氏之手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