曷为不言忽之出奔:忽(郑昭公)在位仅两年,即为郑卿高渠弥所杀,改立子亹;子亹又为齐襄公所杀,又立子仪,是为郑子。郑子十二年,祭仲死。十四年,郑大夫傅瑕杀郑子而纳厉公,此时昭公已死十五年。所以厉公第二次即位,昭公并无第二次出奔,此问为不知史实者之问。《通义》:“忽实为高渠弥所弑,弟子不知,疑其出奔,故有此难。”
忽为君之微:谓忽之为君,微弱不能自存。《诗·郑风·萚兮》序:“《萚兮》,刺忽也。君弱臣强,不倡而和也。”是忽之微弱,古有定论。
祭仲亡则亡矣:实际上郑昭公的死亡,先于祭仲十三年,参见注。
齐侯:齐襄公。《左传》、《穀梁传》无“齐侯”二字。阮元《公羊注疏校勘记》:“按《说文》衣部引《春秋传》‘公会齐侯于袳’,《说文》所谓《春秋传》皆《左传》也,而有‘齐侯’。”可见《公羊》有“齐侯”为是,今本《左传》、《穀梁传》字有阙。宋公:宋庄公。卫侯:卫惠公。陈侯:陈庄公。侈:《左传》、《穀梁传》作袲,音同可通。宋国地名。杜预注《左传》云:“在沛国相县西南。”古相县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。
伐郑:据《左传》,这次诸侯伐郑目的是“将纳厉公”,结果是“弗克而还”。秋九月,郑伯突还入栎邑。
栎是什么地方?是郑国的城邑。为什么不说还入郑?不说这件事。为什么不说这件事?那要等祭仲死了。这样的话,那么为什么不说忽的出奔?说忽作为国君是太微弱了,祭仲在就在,祭仲死就死了。
冬十一月,桓公在侈邑会见齐襄公、宋庄公、卫惠公、陈庄公,攻伐郑国。.16.十有六年春正月,公会宋公、蔡侯、卫侯于曹 。
夏四月,公会宋公、卫侯、陈侯、蔡侯 ,伐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