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,介绍宰执、百官的法服制式以及标示执事人等活动区域的号牌,对北宋郊祀大典中各级官员加戴貂蝉冠的制度有详细描写;
三,简介大庆殿周围的仪仗车驾与禁卫布列情况;
四,重点介绍夜间担任警戒的“喝探兵士”与“武严兵士”。
在本条文字中,最值得注意的是对“喝探兵士”相互问答的描写:“一名喝曰:‘是与不是?’众曰:‘是!’又曰:‘是甚人?’众曰:‘殿前都指挥使高俅。’”南宋灭亡后,吴自牧回忆钱塘盛况,仿效《东京梦华录》写成《梦粱录》,其书卷五记南宋皇帝亲郊典礼,“驾出宿斋殿”中也有对“喝探兵士”的描写,服饰之类大同小异,喝答部分写作:“各队一名,喝曰:‘是与不是?’众声答曰:‘是!’又曰:‘是甚人?’众声应曰:‘殿前都指挥使某人。’及喝五使姓名,更互喝叫不停声。”并引前人诗咏:“将军五使欲来时,停着更筹问是谁。审得姓名端的了,齐声喝道不容迟。”
吴自牧忠实记录了南宋亲郊大礼中的御营喝探制度,“殿前都指挥使某人”的答语及“审得姓名端的了”的引诗,说明制度要求喝探兵士必须直接回答殿前都指挥使的姓名,而不能像平时那样避长官名讳。从表面看,孟元老此处直书“殿前都指挥使高俅”,似乎也是客观记录当时情形。但是,这是《东京梦华录》唯一一次提到北宋高官姓名,孟元老很可能是利用喝探制度的规定直斥高俅之名,严厉谴责这位德不配位的殿前都指挥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