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0] 着:拴置。舌强:舌根发硬。谓讲不出话。强,僵直。
[12] 饮(yìn)五羊:给五只羊喝水。械杀之:谓用刑杖打死。械,此指刑讯的器械。扬州旅店中,有一个人牵了五头驴,暂时拴在马厩里,说:“我过一会儿就回来。”并嘱咐说:“不要给它们吃喝。”于是就走了。驴由于在太阳底下暴晒,就又踢又咬,特别闹腾。店主人于是把驴牵到凉爽处。驴见到有水,忙跑过去,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。这些驴在地上打个滚,就变成了妇女。店主人奇怪,询问这是怎么回事,可是妇女舌头僵硬说不出话来。于是,店主人便把妇女藏在屋里。不一会儿,驴的主人来了,把五只羊赶进院中,惊问驴跑哪去了。店主人把他拽到屋里,端来茶水饭菜,请客人进餐,并且说:“客官先吃些东西,马上就把驴牵来。”店主人离开屋子,给五只羊都喝了水,它们一个个又都变成了小孩。他暗中报告了郡衙门,官府派差役捕获了驴主人,将他用刑杖打死了。
凤阳士人鲁迅在《中国小说史略·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》中指出,《聊斋志异》“书中事迹,亦颇有从唐人传奇转化而出者”,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《凤阳士人》。《凤阳士人》的确受到了唐代白行简《三梦记》的影响。不过《三梦记》阐明的是“人之梦,异于常者有之:或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者;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;或两相通梦者”的理念,故事的主人公也仅是双向互动,是通过一个核心叙事理念,将无意义关联的三个叙事断片缀于一体,而《凤阳士人》则叙述一个离思萦怀的妇女与丈夫和弟弟在梦中的共同遭遇,结末说“三梦相符”是指三个人的梦一样,与《三梦记》中的三梦指三个梦,并非同一指向。
《凤阳士人》显然受到了《三梦记》的影响,却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。《三梦记》重在阐明事理,讲的是梦境一致的怪异,而《凤阳士人》重在心理活动的描写,在记叙梦境之异的同时,强调妻子对于“负笈远游”丈夫的翘盼、担忧、苦闷,其中凤阳士人妻子的离思,丽人唱的民歌的通俗亲切,凤阳士人妻子与弟弟的直率对话的俚俗而富有性情,给人的印象极深。
凤阳一士人 [1] ,负笈远游 [2] 。谓其妻曰:“半年当归。”十馀月,竟无耗问,妻翘盼綦切 [3] 。[1] 凤阳:府县名。治所在今安徽凤阳西。士人:读书人。